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回到明朝当朱标 第416章 万里北商

说话间,朱标点了灯,屋子被温润的色调照满。桌上放着几道菜和汤。

沈知否靠在榻边,一手按着着自己领口,看着朱标道:“哪个敢让太子暖床,我可受不起。”

看着她捂着领口,秀发散乱的散在脖子前。

朱标以为他已经看习惯了,或者说适应了她的美,不会出现身不由己的情况,没想到……半个月不见她,似乎又多了几分魅力。

他自陕西处理白莲教回来,一直都是睡素的。但还是想要捉弄捉弄她。

在榻边坐下,扒了几下她的衣服,顿时露出玉肩,然后停下来笑着道:“那桌上的饭菜?是给谁准备的?”

沈知否咬着唇,赌气道:“喂野猫的。”

凭自己对她的了解,饭菜又是自己常吃的,肯定是给自己准备的了。

十几天不见,以她的性子,肯定不会承认。

桌子是国士院做的,中间留着装碳火的凹槽,上面盖铁盖,把饭菜放在上面,一直都是热的。

侍女进来收拾碗筷时,朱标指着饭菜道:“今晚为何备膳?谁告诉你孤要来。”

这侍女是承乾宫跟来的,便笑了笑道:“回殿下,没人告诉。其实每晚都有备饭菜,恰巧殿下今晚过来了。”

朱标用过饭,顺其自然的躺到里面,闭着眼睛道:

“西安府和北平府的国子监和国士院,修建花费了不少银两。

这山西明商分局送的账,他们做的一塌糊涂。等洪武六年,再看看起色。”

“喔,北方的商税账簿我已经查过了,没有问题。”沈知否声音别扭道。

自从徐达平倭回来,朱标跟徐妙薇,去老朱哪里,陪着徐达一起用饭的次数也多。

本来处理完奏疏就很久了,再去和常氏商量给在辽东的常遇春多送些军需。

也就只能不来明商局了。

“卧槽,那么多你都做了。”

两人沉默下来,朱标翻了个身睡觉,想了想,说道:“此事也不能怪我,在文华殿处理完事情,两个太子妃都要去看看,就只能委屈你了。”

听到这话,沈知否这边更加安静。

朱标都快要睡着时,感觉后背被轻敲了几下,他很奇怪:“你这是干嘛?”

“打你。”

“打?你这跟猫挠一样。”

“酒坊已经扩充到六十七家,各地的果子收购,都是总掌事的去做的,你总要让人把今年各铺的银钱运回来吧。”

沈知否说了一半,看到朱标没有回应,翻了个身,却感觉发丝被压住,吃痛道:“头发。”

“那找明商局去运。”

“嗯。”

说话声音渐渐小去。

奕日。

魏守征顶着两个黑眼圈,神色疲惫的起身,整理好这次沿海海商的垄断之事,站在院子。

正巧碰到一起出来的朱标,连忙躬身问好:“殿下。”

“有事与你说。”

魏守征跟上,禀告了海商垄断海货的事,经过也细细的告诉了朱标。

沿海百姓只需要稍微引导,便可以不会饿着,只要朝廷的政策合理惠民。

洪武二年置的广东,海北盐课提举司,管理粤东,西的盐务。

粤东管辖十四个盐场,每年办盐,四百多万余引。

海北管理十五个盐场,每年办盐二百多万余引,每引盐给盐工米一石。

售往江西以南,湖南以南,云南等。

扬州盐务局,管理南直隶的盐局,以及山西各地,盐池盐湖,盐井,盐矿,每年有三千万多余引。

售往大明东西南北各府外,其余的售卖给大明周边,以安南,高丽和交趾等地最多。

浙江,福建的茶叶,除了运往京城以外,其余的已经售卖,和大明周边签了供货契约。

江西的瓷器,京城织造局,南直隶织造分局,布匹瓷器,除了供应本土,其余的售往周边。

“魏守征,你去把南直隶有头有脸的商家集合到明商局,孤要跟他们说一说工厂的事。”

“是,臣这就去办。”

大明瓷器丝绸既然如此受人欢迎,何不稍微加工下,包装成奢侈品。

明商局的后面是商会堂,上百把梨花木椅子,摆在两侧。最中间有一把椅子,上面雕着飞龙。

侍从打扫的一尘不染。

进来的商户被外面的锦衣卫搜了身,进来先参拜朱标,行礼问安后,才规矩的坐上自己的位置。

明商局局使坐在两侧,手里捧着北方商道的名单。

看着黑压压的人头,朱标放下茶盏,声音醇厚:“今日,孤叫你们来,是为了今年十月,不少去北方做生意的商户。

眼看就要到年尾,之前明商局告诉你们,去北方做生意,并且扎根十年以上者,朝廷免除你们前两年的商税,此事属实。”

真的免除两年的商税!

一部分没有去北方的商人,听到这话有些后悔。

对于他们来说,朝廷的商税都是按照他们的盈收来抽税,每次交税都疼的发颤。

有一部分,把自己在江南的生意转移到陕西,甘肃,北平,山东各地的,十分高兴。

你们这群老滑头,不给你们甜头,你们是不干事啊……朱标习惯性的嘀咕。

气氛肃穆,众商家端正的坐在下方,聆听着。

朱标挥手,示意明商局局使开始读规定,规定中,句句都充满了为商人谋利,为北方发展做出贡献的情怀,豪言。

一个为国为民的太子,被宣扬的淋漓尽致。

太子是个好太子啊,这些去北方经商的福利,才是最能打动他们心思的。

“天下各地,皆有利。没有赚不来钱的商人,只有目光短浅的愚蠢之夫。

凡是生意做到北方的,大明邮局为你们减免三成费用。

朝廷为你们免去两年商税。

货物可在大明邻国售卖。

必须是在北方经商者,最少经商十年,方可在明商局登记。能做到的举手。孤看看都有谁?”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这事不能拒绝啊,得给太子面子,且在北方经营分行,似乎不是坏事。

“下个月就是洪武六年,从六年往后,你们这些小门小户店铺,都要合并一起,选出商会会长,统一打理生意。年尾按照你们的本钱分发利润。”

众商记得之前太子就说过,他们小店铺小作坊都集中到一起,成为大厂。

“还有一事,凡是与朝廷合伙的沈家,黄家,陶家,田家,今后你们的布匹丝绸,瓷器,茶叶,会有明商局为你们统一规划,商品货物的包装,装箱,印制。

与邻国贸易往来的货物都要写上大明制造。把瓷器,丝绸,茶叶做成奢侈之物,提高价格。

礼盒,箱子,都有明商局的制造厂为你们制造,你们只需要付清包装费用,便可签订契约,明商局的制造厂,按时送货。”

明商局局使点头,这个制造厂都是倭岛的一些俘虏在劳作,在郊区近山的地方,他们每人一道工序。

制造厂中有官兵巡逻守卫,大门口盘查森严。印刷和造纸的最新技术,都是国士院提供的。

众商思索,这事到底值不值。

但他们哪里有犹豫的,之前犹豫不决,黄家,陶家,田家这两年富的流油。

沈家的大小姐还入了宫。

这么好的事情,都是他们犹豫不决才错过的。

他们小商户合并,生意往北方迁移一部分也不是坏事。要是听了朝廷的安排,还可以往大明周边售卖货物,盈利更大。

北方国子监,国士院,甚至明商分局都有了,只需要往北方注入活水,有了频繁的生意往来。因地制宜,总会慢慢跟上南方。

北方万里皆商,印有大明制造的瓷器布匹盒子,售往天下,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