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胜诉才是正义 第220章 一个挺重要的知识点

摩根最近名气上升的势头也非常喜人,主要是托了卡尔·赖特的福。

“K线““macd”“kdj”三大具有革命性的技术分析手段最早就是在他的节目里出现的,并且瞬间火遍全美,甚至开始向欧洲发展。

其中任何一样,在计算机的介入下都能在这个时代的股市中获得马克沁机枪对莫辛纳甘步枪级别的优势。

三样叠加在一起,这个威力更加巨大。

但坏就坏在,是在公开媒体上放出的,这样一来,大鳄都知道了,这等于大家又拉到了同一起跑线上,镰刀更加锋利,对散户韭菜确实是个不祥之兆。

但不管怎么说,在重视发明创造的米国,这也赚足了眼球。

当他和汉森一起出现时,不但卡尔·赖特看得如痴如醉,台下的听众也仿佛被催眠一般——

——乖乖的跟着两人的指挥棒走。

摩根年纪大,做事思虑成熟,他并非一个人飞去见汉森,而是去与他合作最深的证券经济公司处借了点办事职员,带着一块儿飞过去。

这样就能做到在演讲结束后,乘着大家脑袋发热的时当场开户,当场入金,当场买入。

落子无悔!

皆大欢喜!

这个时代没有手机,买卖股票非常麻烦。

早期米国股市和爱德华前世的改开早期股市相类似。

证券交易所(也叫券商)/证券经纪人模式。

券商/证券经纪人开办证券交易厅提供报价并且进行交易。

开始的时候,由于交通和信息不发达。

大城市或者经济中心几乎都有各自的交易所,比如芝加哥交易所、纽约交易所、费城交易所等等。

公司可以选择在任意一个交易所上市。

随着经济发展,纽交所逐渐一统天下,并且电话高速发展,让券商/证券经纪人觉得开交易大厅是个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有事情一个电话就解决了,何必去现场?

于是交易大厅纷纷关门,电话委托成为主要方式。

通常客户通过电话将交易需求告知记录员,记录员记录整理后,再通过电话/肉身,告诉在华尔街18号纽约交易所大厅有席位资格的经济人,由他们进行交易。

等到交易完成后,证券经纪人再通知记录员,后者则负责告知客户交易结果。

可想而知,这种交易方式的精确度不高,委托的价格和钱款通常只能是一个大概数字,并且无法立刻得知是否成交。

另外,米国股票交易模式在爱德华看来还有个非常诡异,甚至是不合法的地方。

在他前世,假设要买入某只股票,他通过开户券商发出买入指令,开户券商将指令上传到交易所,交易所的计算机系统负责即时匹配。

这是科技的伟大成就,让他以为这是理所应当的。

但眼下,哪怕是地球上最发达的国家,最大的交易所采用的依然是很过分的交易方法。

假设爱德华要买入,梅根要卖出,他们在同一证券经纪人处开户,那么如果他们的交易数量恰好一致的话,那么就不用去纽交所进行匹配耦合,证券经纪人直接就给他们配对了。

这个交易等于是在证券经纪人处进行,证券经纪人改动一下两人的帐户即可,不需要登录到交易所的管理系统中去。

直到晚上收市后,证券经纪人才和交易所进行对账清理。

只有当其证券经纪人控制的客户无法完成内部撮合匹配,才会把多余部分报给交易所,由交易所出面在证券经纪人之间进行撮合匹配(实际上有时候都懒得报给交易所,熟悉的经济公司之间联系一次,如果还是不行才往证交所报)。

这么一来,证券经纪人报上去的交易和实际上不一样的,可能某个股票实际上今天买入卖出一共交易了100次每次500股,但在最终上报的表格上,交易次数为1,总计交易量为50000股。

在没有电子计算机,甚至连机械计算机都没出现的时代,这可以大幅度的减轻结算压力,提高结算效率。

但看起来有点不规范甚至违法的意思(实际上爱德华前世,不少黑期货黑外汇交易所都是这么玩的),但考虑到时代局限性,倒也不能说错。

但这玩意其实有一定的制度性风险,首先这种交易方式,实际上是交易者授权经纪人使用自己的帐户在券商的总帐户下进行交易,交易对手很多时候很可能就是券商自己,这……显然不合适。

其次,资金也是存在券商帐户里的而非第三方存管,容易被挪用。

所以爱德华倒是对前世的大a很有感情了,至少在他穿越时,大a涉及交易的方面,几乎是全球最佳。

当然股市十年如一日在3000上下徘徊,以及海量的联合收割机和韭民贱则暂且不在讨论之列。

老实说,在没有大规模电子计算机介入的情况下,纽交所能维持每天七八百万股的交易量并且几乎没差错,这其中的制度设计流程建立以及相应的硬件搭配,几乎就是人类智慧所能达到的最高程度,充满了前pc时代的朋克感。

作为参照,在90年代初的上交所创立初期,曾经有过骇人听闻的T+15交易期限,就是因为后台无法完成单据匹配造成的,而那时的交易量不过日小几十万股而已。

(关于纽交所交易方式,大家多看几遍,尽可能理解一下,后续剧情会用到这个知识点,很重要的。直说吧,GME股票拔网线就是因为这个奇葩的交易制度沿用至今所导致的。)

题外话,72年横空出世的纳斯达克,虽然一开始就是走全计算机化的路线,但在这个问题上也和纽交所差不多,而且采用的是更加极端的做市商制度-这个就不展开了。

所以,此刻证券经济公司就要玩命的吸收散户来开户,散户的特点是交易频率低,交易数量少,对交易价格的宽容度更大,这使得内部撮合匹配方便,可以大幅度减少结算工作量,是中小型证券经济公司的生存之道。

来另外米国群众其实也挺萌的。

追起偶像来丝毫不差,尤其是金融偶像。

毕竟人人都想发财嘛,谁能帮着发财谁就是偶像。(诺安的蔡xx经理哭诉“不要赚钱就叫我蔡总,亏了就喊我菜狗,请大家理性投资”)

这一时刻明星基金经理已经出现比如企业基金的弗雷德·卡尔,在道指涨了15%的情况下,他给客户带来了117%的收益率。

同样还有富达资本的杰拉尔德·蔡(这显然是真正的蔡总),当他离开富达资本自创曼哈顿资本,原本打算募集2500w美元,结果疯狂的投资人硬塞给他美元。

只是不知道在亏钱后,投资人对他的称呼会不会从jay(杰拉尔德的昵称)变成dogcai,哦,不对,米国人民向来认为狗是人类之友……

同时,电视进入千家万户后也让一些聪明人看到了机会,著名的沃尔特·温彻尔,用爱德华熟悉的词汇来讲,这就是当代的“吹票大师”。

只要他公开说看好哪只股票,其价格就会飞涨,但不久后就会回归一地鸡毛。

这些套路摩根都懂,实际上许多沃尔特·冷彻尔,沃尔特·热彻尔都来找他请求合作。

但都被他所拒绝。

甚至还顶住了总监压下来的任务,当然顶的很有策略性,否则他早就该滚蛋了。

因为他知道,所谓吹票就是公开的诈骗。

暂时还没相关的法律来制裁,米国立法的速度不高,但综合效率很不错,这种为了眼前利益而让自己后半生可能坐牢的事情他才不干呢。

他是电视台的主持人,吹票的吹完之后可以拍拍屁股走人,去找下一家利欲熏心的傻叉电视台合作。

而他……则会直接成为愤怒股民的靶子。

但眼下他也顾不得了!

反正YOLO嘛!

何况这事情也谈不上昧着良心。

尤其当他在演讲结束后当众展示自己的帐户,上面记录着他买入5000股全美院线股票时,所有人都震惊了。

5000股看起来不多。

但这是1969年的米国,贷款消费已经成为生活方式的一种。

摩根这种中年男,看起来光鲜,但他一个人的工资要养着老婆孩子四口人,还得还房贷车贷,同时给子女存教育基金,以及缴纳两夫妻的医疗养老保险。

哦,对了,还有两条狗,这玩意不是宠物,是家人。

吃的好不说,也得购买相应医疗保险的……

这些七零八碎的加起来足以掏空他的所有收入。

这价值一万美元的股票,确实是他拼上全部家当了。

群众原本就是狂热而无脑的,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眼看有人带头而且还晒帐户,现场气氛立刻空前高涨。

摩根带来的证券经济公司职员忙到飞起,某个客户刚开完户,拿着墨迹未干的权益卡立刻就冲到下一个柜台办理入金,随后高呼“yolo!30股全美院线。yolo!”

此刻,围观群众就会发出热烈欢呼和呼哨,并且不约而同的鼓起掌来。

如此,这位刚刚成交的新股民仿佛是刚才战场凯旋归来的战士,股票权益证就是他/她的勋章。

气氛狂热,宛如邪教现场。

这当然也是出自某人的手笔,作为穿越者,他什么没见过?

传销、养老诈骗、邪教拉羊、粉圈活动,这些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制造狂热的气氛,用以剥夺受害者的理性与冷静。

让周围人向其发出祝贺,以激发其被社会认可而满足的自我认知,从而彻底陷入事先设定好的陷阱,并且带起更狂热的气氛来,则是其中必不可少的手续,这招看着老套,但效果实在是上佳。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ps那个著名五层三角形其实和马斯洛没啥关系,他本人也反对这样理解他的理论,但就这么着吧),被他歪学歪用,成效斐然。

这让汉森多次产生纳头便拜的想法……

这样活动越搞越多,越搞越大。

终于达到了一个足以引起质变的地步。

华尔街,或者说做空全美院线的家伙们坐不住了。

梅尔·菲斯特一马当先的跳了出来。

作为传奇做空人物-华尔街是诞生传奇的地方,这并非虚言,华尔街的传奇是真正的传奇。

当然也有缺点,首先是传奇的时间比较短,能以年计就是传奇中的传奇。

其次下场也不大好,要么坐牢要么跳楼,运气好点的可以在疯人院无忧无虑度过接下来的人生。

梅尔·菲斯特怎么能够忍受有人这样打他的脸?

于是,他立刻召开一个小型的记者招待会。

反正各大媒体都有人成天蹲在纽交所附近,好驻点抢新闻。

梅尔·菲斯特向这些家伙发了邀请函,请他们在今晚去他的豪宅庄园出席自助餐招待会。

虽然不知道米国记者能不能拿车马费红包。

但梅尔·菲斯特向来以出手阔绰,尤其是对媒体出手阔绰而闻名,就算没钱拿,今晚这顿好的肯定也跑不了。

晚上,当记者们吃饱喝足,以及捏够了女招待们的屁股后,梅尔·菲斯特才姗姗来迟。

记者们在打着饱嗝的情况下,摸出笔记本架起照相机,开始听取梅菲斯特那蛊惑人心的演讲。

第二天,演讲见报。

爱德华在纽黑文也看到了。

但梅菲斯特的言辞毫无新意。

爱德华自己几乎都能背出来。

但他的钱可不是白花的,记者们吃人嘴短之余,立刻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把梅菲斯特吹的举世无双,连带着那些看空的依据似乎也成了金科玉律一般。

“这个家伙不行啊……”爱德华伸了个懒腰,往学校的长椅上一趟,顺手把报纸盖在脸上。

春天已经来了,暖洋洋的太阳照在身上,让他昏昏欲睡,反正下午也没课,不如躺会儿。

晚上,他溜到茜莱瑞的宿舍。

在付出几个亿的真挚的感情后,内心得到了短暂的平稳,只是,在付出的时候,他对着学妹差点喊出“老师,你该叫我爹”。

……

情感交流是让人愉悦的事情,缺点是肉身会感到疲惫,晚饭顺理成章的叫了外卖。

两人在起居室一边吃一边看新闻。

看着看着,爱德华的眉头皱了起来,吃饭也不香了。

“艾德,亲爱的怎么了?”

“fxxk”他把披萨扔到盒子里。